嘗過咖啡,再來一條法包(Bánh mì) ,就像「飲杯茶,吃個包」那麼自然!
咖啡和法包對越南人來說是每日的食糧。居港七年的越籍女廚師杜翠玲稱「越南人每日差不多都會吃越式法包,最常用來吃早餐,或者夜晚來消夜,早上返工返學,夠飽肚,在街頭已經吃到,很方便。」(註1) 這就像街頭小吃對香港人﹑漢堡包對美國人﹑飯團對日本人等相對的地位。
作為食客,咬法包時,第一口感覺是包面何其脆口;第二口的感覺是很「足料」,分不出吃下去的是什麼,但口感豐富,有軟有硬、有厚有薄、有滑有「鞋」、有酸有鹹、有甜有辣,五味雜陳,腦裡分不出吃下去了什麼,但就是好吃;第三口就是包裡的辣漸漸發出後勁,與口中的肉的燒烤味混著,但夾著的蔬菜又恰到好處地解膩……就這樣一口一口地很快吃完。
後來上網再找資料,原來越式法包一定要有四樣東西,豬肝醬、豬肉、香葉和酸菜。每間再另加其特色的配料,而這間Trung的法包就除了基本這4樣,更夾了菜肉瓜、扎肉、熏蹄、腩肉、青瓜等。包裡的豬肉甘香可口,作為法包的主調。
這個法包性價比超高,只價值港幣約廿多元!香港的老字號添記大法包就要七十二元,相比下在越南吃法包真的很划!
但除了Trung外,我FAD更推薦獨沽一味,賣法包的專門店—Bánh mì 362,它的法包更加惹味﹑香口,因外帶到機場吃,太匆忙,來不及拍照。
(網上圖片)
註1︰https://hk.lifestyle.appledaily.com/lifestyle/food/daily/article/20170605/20042461
Tags: homita為食家
如果你都想分享你嘅美容、時尚、旅行、運動心得,請將投稿文章連同不多於100字個人簡介同埋近照一張,電郵到: editor@homita.com.hk,文章經小編篩選後更有機會刊登喺我哋FB專頁,一經入選我哋會支付相應稿酬,仲唔快啲來投稿?
Author Information

You May Also Like
This Week's Top Post

「舌尖上的懷舊粵菜」 去《萬慶軒》一同細味當年
Y小編 - 6 years ago

Ice Cream、Gelato 和 Sorbet 有什麼分別?搞懂了其實減肥吃一點也無大礙
Y小編 - 6 years ago

第26屆「全港廚師精英大匯演」 毛舜筠任關懷大使 籲全民關注有特殊需要兒童
Y小編 - 6 years ago

7月25日是日式刨冰の日!妳知道日式刨冰、韓式刨冰跟台式刨冰的分別在哪嗎?
Angela - 6 years ago

窮人食家遊深圳 足料紅荔村腸粉
Y小編 - 7 years ago

窮人食家 九龍灣新式街市又平又好食
Y小編 - 7 years ago